信口雌黄中的雌黄是什么

信口雌黄中的“雌黄”是什么

成语“信口雌黄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负责任,随意更改事实。那么,这个成语中的“雌黄”到底是什么呢?它并不是指某种动物或植物,而是一种矿物。

雌黄是一种含砷的矿物,化学成分是三硫化二砷(As₂S₃)。它通常呈现为黄色或橙黄色,质地柔软,容易被刮下。在古代,人们常用雌黄来涂抹在书写错误的文字上进行修改。由于它的颜色鲜艳且易于附着,因此成为一种常见的校对工具。然而,这种特性也带来了问题——因为雌黄便于覆盖文字,有些人便利用这一点随意涂改文本,甚至捏造内容。

成语“信口雌黄”的典故正源于此。据《晋书》记载,东晋时期有个叫孙盛的人写了一本书,他的侄子孙潜看后觉得有些地方写得不够准确,就用雌黄将错处涂掉并重新书写。后来,人们发现孙潜不仅修改了错误,还擅自篡改了一些事实,于是便讽刺他“信口雌黄”,意即随意胡编乱造。

随着时间推移,“信口雌黄”逐渐演变为一个固定成语,用来批评那些不讲诚信、胡说八道的行为。而“雌黄”本身也因这一成语而广为人知,象征着虚假与欺骗。

从矿物到成语,“雌黄”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提醒我们,在表达观点时应当实事求是,避免轻率妄言,否则就如同用雌黄掩盖真相一般虚伪而不堪。

标签: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